官腔開場:沒有標準答案
諸事佳哭太用力時,會變紫色,讓我很緊張
懷孕以來,常被說是‘’有想法‘’的媽媽
照顧孩子方面,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及規劃
關於小孩哭,我預想的做法是:
不馬上抱,先言語或拍安撫,過一下再抱
–
出生在醫院,寶寶送來病房,他一直哭
排除吃飽、尿布濕了的原因,還是一直哭!
到底在哭什麼?抱了一下,就把他放著
觀察他!不知道就先觀察,是我養成的習慣
結果~護理師來關心:媽媽,他需要你
他才出生幾天,反應都是需求跟本能
你的溫度、聲音、擁抱是建立安全感的方式
–
到月子中心,寶寶會長時間在嬰兒室
護理師先來了解育兒的想法,方便回家銜接
我立刻舉手發問這題,也問了其他媽媽作法
護理師:現在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重要時刻
基本需求沒有滿足,其他部分要怎麼培養
–
老實說,之前我內心深處很怕抱個沒完沒了
經過洗禮之後,我決定給足需要的關愛
心理先滿足再說!安全感沒有建立好
孩子要怎麼安心探索,更何況獨立
–
孩子願意給抱能有幾年,我想珍惜!
若擁抱就能滿足你的世界,我願意給爆你
✔️了解孩子為什麼而哭、哭的強度、反應
✔️抱不了時,也可出聲,讓孩子知道你在
✔️每個家庭、情況都不同,沒有標準答案
✔️哭不是壞事,是寶寶的語言
–
這篇以月齡小的寶寶,為出發點寫的
教室以前的孩子,年紀較大,處理方式不同
盡量以溝通,同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
他在肚子一直聽佛經、伍佰、落日飛車
啊怎麼現在聽沒用呢!
#此篇純個人經驗及想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