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會說:「諸事佳發展好快、好厲害喔!」
但那是她自己的發展進程,我沒有特別強迫
事情總是一體兩面,她有發展快的地方
也有需要花更多力氣引導的部分
不希望這些分享,變成別人的壓力或比較來源
那就失去了我原本記錄、交流的初衷了
人生這麼長,每個人的節奏都不一樣
–
比不完的人生?
從出生開始,好像每個人都被放進一場
看不見的比賽裡。
從生小孩之後,更有感。
奶喝多少?副食品吃得如何?睡過夜了嗎?
到兩歲,又變成:戒尿布了嗎?上學了沒?
常看別人孩子的進度,拿來對照自家孩子
是不是「正常」。
現在年紀還小,比的是發展里程碑;
再長大一點,就是考幾分?上什麼學校?
接著再比進什麼公司?薪水多少?結婚了沒?
看出生年份,就知道差不多開始賽跑哪件事
唯一不想比的,就是進棺材的速度吧(好地獄)
有時候不只是比較
還會默默被評論、被貼上標籤
一個孩子,發展怎麼這麼慢,怎麼這麼愛哭
一個大人,工作不穩薪水太低,不夠努力
沒結婚生子,被說太自私、擇偶太挑惕
生了小孩,會不會教,工作家庭能不能平衡
不管怎麼選,永遠有人在看、在評。
–
那到底,標準是什麼?
除了寶寶手冊上的發展進程
其他~ 是你給的進度,還是社會給的
還是大家都這樣,所以你要跟上~
我自己也不敢說,真的跳得出框架
還是會不自覺地看別人,拿來比較自己
或看諸事佳,有沒有在時間軸上「達標」
(例如~很擔心,他兩歲時還不會原地跳躍
跟發展檢核表不合,我焦慮找體能老師求助)
而且很多時候,大家追求已經不是「剛好就好」
是能不能更快一點、再好一點、再超前一點
大家都在觀察別人怎麼做的同時
其實也是在偷偷確認:我這樣,夠不夠好?
我知道~人在群體裡,不可能不比較
我們就是透過彼此一點一點摸索、學習、確認方向。
以後來比投胎、受精卵啦,努力直接減半!
反正比完還是得回家洗碗、顧小孩、收拾心情
只要發展在軌道上、孩子在正常發展範圍內
健康快樂,日子心安~
有時候,適時停一下,也是一種前進
人生這場賽跑這麼長,終點都一樣
最近想要以心情為重,特別想放過自己
也放過那個~一直想比較的心情
要一起嗎?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