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正常嗎?- 陳奕成醫生

事發突然。


那天其實只是帶諸事佳去看感冒

結果醫生突然說:「她半年都沒長高了耶。」

接著說:「她的成長曲線,從40%掉到10%。」

我當場愣住,完全沒發現她有什麼不對勁啊

明明還在生長曲線內!怎麼會這樣

醫生馬上建議我們轉診去大醫院檢查

我那一刻真的又震驚又自責

只想趕快搞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


我一直以為她只是走在自己的節奏上

慢一點沒關係,但這次醫生一句話

就把我打醒了,竟然可能有狀況

我真的錯愕到說不出話


真的很感謝陳奕成醫生的細心提醒

讓我們可以提早發現狀況

也根據諸事佳營養狀況,做出調整、慢慢補上

這次的經歷也讓我發現

原來很多關於孩子長高、成長的知識

跟我們平常以為的差很多!


所以這篇文章

也特別請醫生來一起聊聊——

有哪些事情,其實我們應該更早知道。


*什麼情況下,真的要擔心孩子的成長?

關鍵是:看成長曲線的變化

· 有些孩子一直都在 3% 左右,那沒關係

這是他自己的成長節奏,只要持續追蹤就好

· 但如果原本在的位置,突然掉了兩格

(跨過兩個區間),而且一段時間都沒有長高

那就真的要注意了!

這時建議找醫生評估,釐清是不是有原因


* 身高矮的可能原因?

1. 遺傳:

轉頭看一下爸媽,地基就是父母給的~

基因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情況

2. 營養不足:

大部分孩子長不高,不是病,是不吃飯(哭

3. 內分泌問題 ;

比較少見,但需要排除,像是~

甲狀腺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素等

  通常會搭配抽血、看骨齡、評估其他身體

指標一起看


*補鈣有用嗎?小孩保健品真相來了

沒有用,只會得到滿滿的腎結石!

(好重要!看到賺到)


*那到底可以補什麼?我只是想做點什麼啊

·維生素D3 :

幫助鈣吸收,也對免疫系統、骨骼健康有幫助

(維生素D 跟鈣不一樣唷)

· 鋅:

給嚴重偏挑食、吃超少的孩子,

可以幫助食慾與成長


醫生提醒:補充前,還是要先評估!

諸事佳的鈣「微超量」,亂補真的母湯~


*如何幫助長高,醫生說三個重點

1. 睡覺:

晚上 9:30 前入睡,才跟得上生長激素的

分泌時間,晚睡補眠是無用的唷!

2. 營養要補對,吃得下最重要

·牛奶:

有研究證實對長高有幫助,一天建議 500ml

· 原型食物:

蛋白質是關鍵!魚、肉、蛋、豆腐都很好

如果孩子不愛吃肉,也可以選豆腐或蛋來補

3. 要運動,特別推薦跳繩

  每天花一點時間跳一跳、運動

營養吃了,覺也睡了,還不動起來~


*先養胖,真的會比較高嗎?

如果孩子發育正常,其實只要正常吃

正常養就好,不需要特別「先胖起來」。

但如果真的營養明顯不夠

醫生會希望先補上體重,才有機會拉上來。

不過也不是叫你猛塞炸雞、滷肉那種

亂吃亂補,小心提早發育,反而得不償失!


*一年要長多少才算「有在長」?

給你一個大概的參考值:

**0~1歲:

一年大約長 25 公分(每個月約 2 公分)

**1~2歲:

一年約 10~12 公分(每月約 1 公分)

**2~3歲:

一年 6~8 公分(差不多三個月 1.5~2 公分)

**3歲以後:

生長速度會慢慢趨緩


有時候孩子兩歲前長得不錯

其實是還在靠在母體內營養撐著

等到開始吃副食品,正常食物

才慢慢回到自己原本的成長節奏

所以如果你覺得他「突然沒長了」

不一定是出問題,有可能是開始走自己的路線


我知道各位,很想知道他的身體密碼

快兩歲,81公分,11.5公斤

檢查報告,目前身體少鋅

不用訊息問我,那我的孩子這樣還好嗎

你要問的是醫生啊~(我這次都這麼錯愕了

綜合評估出生到現在成長曲線,不是單看數字

不用急著比較,你要的是答案,而不是焦慮

所以真的在意,就帶去看醫生,不要自己猜


這次真的很感謝 @legox1x 醫生一起來科普

重新認識了很多「原來不是這樣」的觀念

如果你也是會焦慮、會擔心的爸媽

建議可以到小兒內分泌門診評估看看

畢竟成長是長期戰,不會突然爆高的啦

(真的突然爆高,你就要擔心是不是性早熟了)


有需要的話,禾馨、新竹沐橙都找得到陳醫生

他人很耿直~ 有問題盡量問

沒必要的檢查不會逼你做的


希望這篇能讓你對孩子的成長多一點理解

下一篇,來寫大家更常忽略

卻一定要知道的 — 性早熟!

每個孩子、每個家長都需要注意這件事

我們下篇見耶~ 掰一


對了!封面的姐姐,身體密碼

4.5歲,101公分,14公斤

骨齡跟諸事佳一樣是2.5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Instagram Feed

只有 WordPress 網站管理員能看到這項錯誤訊息

Error: No feed found.

Please go to the Instagram Feed settings page to create a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