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當個游刃有餘的家長,真不容易
表面上看起來平靜如水
心裡其實早已波濤洶湧
我自知身上有些特質,並不那麼合適陪伴孩子
花了很多力氣調整,並告訴自己
莫焦慮、莫掌控、莫急躁、莫求完美
所以,每次面對孩子時,我都提醒自己:
要成為那個「穩定的大人」。
昨天他說,要去 7-11 買地瓜配鮮奶。
我叮囑:「選的要吃完喔,還是去吃蛋餅?
你比較喜歡吃。」
他堅持:「我要吃地瓜!」
好吧,那就尊重他的選擇。
結果吃兩口就不吃了。我深呼吸
提醒:「這是你選的,我們剛剛說好了,
農夫伯伯會很傷心。」
他淡定回:「農夫伯伯沒有看到。」
(我冷靜地盯著他,他也模仿我一樣的表情。)
我說:「再吃幾口收拾。」
他:「我說不要。」
我:「沒有要浪費。」
他:「我沒有要說第二次,我剛說過了,不要。」
歐買尬!
那個用詞、語氣、眼神、邏輯,用的真精準
根本是我的翻版,血脈相承
原來我在他眼裡,是這樣的
那一刻,我被自己的迴力鏢正面擊敗
上場、被打傷、再下場平復、修正方向
然後…再次上場(然後舊傷還沒癒合)
朋友問我在幹嘛,我說:我在療傷
朋友大笑:你又被打中了喔!
隨著他年紀漸長,反而需要更費力地與他相處
需要更多時間去平復、修復自己
(特別是,我很高敏,這一切對我不太容易)
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安定的大人
殊不知,內心早已在暗暗嘔血
但那並不是逼自己成為「假裝成熟的大人」
也不代表我對他的過程是刻意的
而是,我想要用更好的方式面對他
所以雷達隨時打開,覺察所有、調整方向
真心希望自己能成為更好的人
而非單純為了教育、教養
我知道教養的重要
也明白「安定」這件事有多難
很多爸媽在努力維持那份安定正向時
常喘不過氣,被焦慮、自責淹沒
表面看似平靜如水、游刃有餘
其實底下翻湧著無數次的自我修復與掙扎
但這大概就是成為父母的必修課吧
(好像精神分裂….
看到情緒穩定的成人,都心生敬佩
誰知道他私下~ 做了多少努力呢
#你必須很努力_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狼狽不堪才是日常
笑容展開的魔法:開始磨維他命 ...
「魔法打敗」要成為一系列嗎?我...
第一個畢業袍🎓恭喜你邁向下個旅...
真的酷!用指紋就能看到大腦優勢...
得人心,靠的是自信不小心,牽走...
記錄一下,為了氣喘我們做了多少...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