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到 24 個月寶寶在家可以做的日常工作

“養成好習慣,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父母們要如何養成孩子的習慣呢?很簡單,讓孩子跟父母『一起做』!

父母可以邀請孩子們一起做日常生活中的活動,這樣可以養成孩子責任感跟

自律能力,而不是都要父母負責善後,他們也不會覺得說反正我家事做也做不好,給父母做就好的心態。此外,父母們常會用利誘的方式來要孩子做事情,這是不必要的,因為這樣反而傳達給孩子的訊息是做家事是父母的事情喔!

👶🏼 1 到 2 歲時期的孩子,正值很想證明自己力量的時期,因此他們會很積極的想要幫各種忙,這時父母們可以直接回覆孩子的需求即可喔!

以下是適合12到24個月孩子的日常工作:

✔️倒垃圾:幫忙收拾垃圾 、丟自己的尿布(或是拿去一起找垃圾車倒)。

✔️洗蔬果:可以一起洗,找個輕一點的瀝水籃(或讓孩子自己洗,父母之後在默默洗一次)。

✔️剝菜、準備食材:把菜弄細小(舉例來說,剝高麗菜🥬,把它剝成一片一片的)

✔️澆花🌸:嘗試不同的澆花方式(像是噴霧、倒水壺等)

✔️衣物分類配對:洗好的襪子請孩子找出一樣的,或是同性質衣物,放在一起,如:衣服與褲子分類放。

✔️收拾餐具、髒衣服:飯後將自己使用的餐具收到特定的位置(像是放到水槽中);髒衣服放到髒衣籃。

✔️清理髒髒的環境: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用髒的環境(成人合作完成也很好)。

✔️收拾玩具:讓孩子收拾自己玩的玩具(這裡父母要先給每樣物品自己的”家”,孩子才不會無所適從,不知道玩具該放到哪裡)

✔️一起買東西:父母出去買菜或生活物品時,可以帶孩子一起去,順便他們子認識物品及蔬果名稱。

✔️照顧寵物:讓孩子餵家中的寵物🦮。

✔️掃地、拖地和吸地板:讓孩子清理家中的環境,但要選擇適合孩子尺寸的工具。

最後想跟父母說孩子不可能馬上就會做上述這些事,要建立一個好習慣是需要很長的時間,都要漸進式進行。連大人們都會犯懶,更不要說孩子,因此我們需要一起跟孩子一起做,可以先求有就好了!當我們發現孩子能力還不太足時,可以讓他們從參與一點點開始,再慢慢增加或是讓孩子在一旁觀看。

對孩子來說,能用自己的能力參與生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下次分享下個年齡層

#跟我分享,還有哪些日常工作,家長會讓孩子在家做的呢?

小艾老師

Recent Posts

考慮要不要生小孩?這篇給你,參考參考

朋友快到高齡產婦的年紀,問我要...

2 週 ago

甜蜜的負擔 – 給自己一個可以放鬆的理由

換了新沙發之後,生活重心正式轉...

2 週 ago

吃飯時間不吃飯 – 約好乖乖吃飯才能吃餅乾

重建人格,是媽媽重要的工作ht...

3 週 ago

東京室內水族箱 – 不用再跑去沖繩了!

水族館!絕對是育兒最精緻的行程...

3 週 ago

天下的阿公一個樣 – 差了好幾輪的忘年之交

我們家關係:一言難盡兩個爸爸、...

4 週 ago

百貨公司裡面 竟然有這種空間?

竟然百貨公司裡面,做玻璃(我只...

1 個月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