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基礎系列:對蒙特梭利常見 4 大迷思

上週回顧了- 什麼是蒙特梭利,這週跟大家分享我常聽到麻麻把拔們對蒙特梭利常見的疑問,也可說是迷思,以下四點來跟父母們釐清:

 

🙅🏻‍♀️迷思一:蒙特梭利的教室好安靜,孩子沒有互動性

 

蒙特梭利教室中,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工作,而當工作是出於孩子自主興趣時,他們會專注於投入工作,教室自然就會很安靜。當孩子正很專心在工作時,環境即便很吵雜,他們也不會被外界影響。此外,孩子在工作之中是會跟其他孩子有接觸的,像是走去櫃子拿教具時或是當工作是屬於團體工作時,都是會有互動的。

 

🙅🏻迷思二:蒙特梭利的孩子都很乖,很僵化沒有創造力

 

蒙特梭利中的教育中,工作都是需要孩子按步就班,反覆操作,這樣可以建立秩序感,但很多麻麻把拔們會質疑這樣會不會很呆板,孩子們會缺乏創造力。首先,老師們在示範工作順序時,並不會要求孩子們一定要一模一樣,若有不一樣就打斷他們的狀況。老師們是會依照每個孩子發展的狀況和穩定性,調整引導方式因此並不會是很僵化,一成不變的。建立一個有秩序感的環境是孩子們安全感的拉來源,尤其是年紀越小的孩子越明顯,因此不需要擔心孩子僵化或缺乏創造力。

 

🙅🏻‍♂️迷思三:蒙特梭利教育法是給有智能障礙的兒童

 

這個迷思的來源,是因爲大家認為瑪麗雅。蒙特梭利所提倡的這套教育法是透過研究一群政府認為智能不足的孩子所發展出來的。但其實並不是,這群孩子只是出生比較不好,因此被忽略,蒙特梭利用她發展出來的教育法來教導這些孩子後,發現他們並沒有任何學習上的問題。蒙特梭利是一位醫生和人類學觀察家,並不是幼教背景出生,他認為這個教育法也是適合一般孩子的。

 

🙅🏼‍♀️迷思四:蒙特梭利比別的教育法好

 

這麼多種的教育法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要依照自己孩子不同的特質跟個性來選擇。同時,麻麻把拔們也不需要選擇了蒙特利教育法就很執著於所有事情都要蒙特梭利,應該是要依不同的狀況和孩子當下的狀態來處理。

小艾老師

Recent Posts

考慮要不要生小孩?這篇給你,參考參考

朋友快到高齡產婦的年紀,問我要...

2 週 ago

甜蜜的負擔 – 給自己一個可以放鬆的理由

換了新沙發之後,生活重心正式轉...

2 週 ago

吃飯時間不吃飯 – 約好乖乖吃飯才能吃餅乾

重建人格,是媽媽重要的工作ht...

3 週 ago

東京室內水族箱 – 不用再跑去沖繩了!

水族館!絕對是育兒最精緻的行程...

3 週 ago

天下的阿公一個樣 – 差了好幾輪的忘年之交

我們家關係:一言難盡兩個爸爸、...

4 週 ago

百貨公司裡面 竟然有這種空間?

竟然百貨公司裡面,做玻璃(我只...

1 個月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